首页
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锦绣同心·指尖芳华·非遗传承”教育科学学院大组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25  点击量: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深化师生情感交流与协作实践,3月19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大组在1号教学楼207、210室开展了一场以“锦绣同心·指尖芳华·非遗传承”为主题的集非遗技艺体验与师生联谊于一体的手工制作活动。本次活动共有70名师生参加,活动围绕宋锦发卡、掐丝珐琅胸针、剪纸三项非遗技艺展开,通过“手作+互动”的形式,让师生在指尖技艺中感悟匠心之美,在文化浸润中凝聚情感共鸣。

 活动伊始,新疆薪火非遗工作室的老师们给交友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文化知识课。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宋锦六件套制作环节,大家精心选材,专注于每一个制作步骤,感受着宋锦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裁剪到组装成型,一枚枚精美的宋锦饰品逐渐诞生,承载着师生的匠心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掐丝珐琅胸针制作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师生们手持纤细的金线,小心翼翼地在底版上勾勒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再细致地填充珐琅颜料。剪纸作为“镂空的艺术”,以纸为媒、以剪为笔。活动中,师生体验传统剪纸技法,剪刻“团花纹”“生肖图案”等作品,并尝试将剪纸元素融入现代装饰画设计,赋予非遗“新生”。

(活动指导老师介绍掐丝珐琅胸针的制作方法)

(宋锦六件套制作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分享技巧,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以手传心”的育人载体,剪纸的每一刀都需要持剪者的耐心,就像教育一样,是细水长流的功夫。

(学生体验剪纸艺术)

(掐丝珐琅胸针展示)

 本次活动以“非遗+”模式串联技艺传承、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实践,实现“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目标。未来,教育科学学院大组将持续探索非遗进校园的创新路径,通过多元化的主题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为构建文化自信校园注入新活力!

 (供稿:苗娜  初审:王巧巧  复审:刘月华  终审:周全新  责编:朱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