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手稿》
共产主义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摘要: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寻幸福大同的理想生活,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几代思想家皆描绘了自己青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种种设想。但种种设想由于缺乏科学严密、完整系统的理论论证,最终只能沦为空想。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工人遭受深重的苦难,马克思在看到现存的社会矛盾之后,在对以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设想与演进路径;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异化劳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真正获得自由解放。马克思对古代希腊的共产主义、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古典的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等都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手稿》,又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部较为系统地阐述其共产主义思想的作品,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首先,它将有助于丰富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对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的整个思想脉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它可以帮助打破人们在当今社会上对“共产主义”理念的错误认识和偏颇,对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以《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语境、概念澄清、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特征及理论评析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来呈现《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完整,从而丰富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本文在论述《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容时,创新性地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两个角度进行阐释,不同于以往的把《手稿》中共产主义的内容按照常规具体的某一个点进行分别论述。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为起点,以私有财产的批判为切入点,以异化劳动的剖析为核心,内容涵盖丰富,哲学论述与政治经济学论述为一体;并且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到来的历史趋势,为人类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最后,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局限。《手稿》共产主义思想重要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为:确立共产主义思想的经验基础,对共产主义作了最初的历史唯物主义表达,克服了共产主义的抽象性、空想性,初步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实质。当今,在国际局势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有关共产主义的一些错误思想层出不穷,使得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出现了一些动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我们仍需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补足精神上的钙,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基础。一直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产生误解和扭曲。因此,《手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并为团结广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