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经济学
疗效
成本-效果分析
马尔科夫模型
摘要: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以其病程长为特征,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出现进行性加重。由于慢阻肺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造成个人与社会疾病负担沉重,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第二位。尽管临床指南对慢阻肺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推荐,但临床用药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且用药效果往往不同。本研究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在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入院期间的疗效及费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构建Markov模型进行为期五年的疾病负担预测,分析比较不同药物的经济学效果,从而为临床工作探索出更为合适的治疗模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好地开展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以沈阳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呼吸内科2016-2021年间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方案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三个治疗组,通过HIS系统收集临床资料和住院费用情况,以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组患者住院期间短期治疗效果,并以总住院费用作为成本指标,进行不同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用药的经济学效果,构建Markov模型,以药品费用和总住院费用作为成本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健康产出指标,模拟和预测慢阻肺患者不同转归状态下五年周期的疾病负担。建立EXCEL数据库,收集和整理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并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检验标准P<0.05,α=0.05。使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建立Markov模型,采用回乘分析、队列模拟方法进行5年疾病负担预测,使用增量成本-效果比作为评价指标,并通过一元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530名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男性277名(52.3%),女性253名(47.7%);平均年龄73.40±10.48岁;平均住院天数10.85±4.59天;不吸烟患者202名(38.1%),吸烟患者191名(36.0%),既往吸烟患者137名(25.9%);Ⅰ级患者 419 名(79.1%),Ⅱ级患者 75 名(14.1%),Ⅲ 级患者36名(6.8%)。按用药情况分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231名,沙美特罗替卡松组198名,噻托溴铵组101名。各项基本情况中,三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情况基本均衡。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三个治疗组对各级患者的血气分析和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Ⅰ级患者PaCO2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1);Ⅱ级患者PaCO2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三个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C反应蛋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血气分析PaCO2和PaO2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三个治疗组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中,Ⅲ级患者治疗后PaCO2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级患者三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改善值Ⅲ级患者治疗后PaO2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级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组实验室指标改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Ⅰ级患者PaCO2和PaO2改善方面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成本-效果比值最低,分别为40628.41元和1501.48元;C反应蛋白改善方面沙美特罗替卡松成本-效果比值最低,为557.52元。Ⅱ级患者PaCO2和C反应蛋白改善方面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成本-效果比值最低,分别为2494.00元和492.31元;PaO2改善方面沙美特罗替卡松成本-效果比值最低,为742.96元。Ⅲ级患者PaCO2改善方面沙美特罗替卡松成本-效果比值最低,为1030.78元,最具有经济学优势;PaO2改善方面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成本-效果比值最低,为613.21元;C反应蛋白改善方面噻托溴铵成本-效果比值最低,为996.00元。***模型5年回乘分析结果显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成本-效果比为5835.87/QALY,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成本-效果比为即6016.91/QALY,噻托溴铵的成本-效果比为即5697.84/QALY。基线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噻托溴铵来说,沙美特罗替卡松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