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本
资本界限
高质量发展
“时间—空间修复”
摘要: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是能实现价值增值的价值。资本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界限”一词的内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于狭义内涵即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阻止资本价值增值的矛盾;广义的“资本界限”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限度或者说止境。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解蔽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指明资本增值分别要受到货币界限、劳动界限、流通界限三方面的限制。同时也阐明了资本的发展不单单蕴含着否定资本自身的力量,还蕴含着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资本间的竞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流通开辟了世界市场;资本创造了人多样化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向我们展现了资本突破自身界限后的前进的道路。资本的文明作用与资本的发展界限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在新时代展开对《手稿》的研究更应该聚焦于“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等重要观点,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建设性特点,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划定资本增值的合理性边界提供理论思考。不可否认,被马克思所察觉到的经济危机时至今日也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绝对界限,相反,当代资本主义通过不断调整其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后仍然与生产力具有适应性,仍在极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保有一定的生机与活力。从时间上看,资本的“时间修复”即资本通过金融化手段对未来财富实现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资本主义市场消费不足、流通费用增加、产业资本利润下降的界限。从空间上看,资本的“空间修复”为资本累积搭建了世界性的舞台,通过对外部空间的剥削维持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同时也要认识到资本的金融化累积造成了产业的空心化、空洞化,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资本的“空间修复”将资本逻辑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和人的意识之中,孕育了更庞大的资本异己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一切自我修复、自我调节的办法“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而正是在这种资本的辩证运动过程中,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共产主义”,即完成对自身的历史扬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对财富的累积,也离不开资本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更离不开资本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但是资本的过度累积,又会让资本主义内生矛盾尖锐化,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紊乱。为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资本的发展划定界限,使资本无限增值的目的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的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应该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实现资本发展为了人民、保持资本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合理张力、正确处理资本与劳动的利益分配推进共同富裕、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引导资本正确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