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教工支部一行来到乌鲁木齐市三工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党心连社区 校社共筑梦”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化校社合作,共促社区发展,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增进双方了解,探索合作新路径。
活动伊始,三工社区书记马倩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情接待了公共管理学院教工支部的全体党员。马倩书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三工社区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居民聚居区到如今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社区,三工社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强调,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
随后,马倩书记详细介绍了三工社区在搭建活动场地、组建志愿者队伍、整合辖区资源、培育社会组织、完成居民微心愿等五大方面的社会工作机制。她提到,三工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社区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特别是通过搭建多样化的活动场地,如石榴籽服务站、传统文化“和雅堂”、韵凌国风馆、“东风里艺术空间”等,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马倩书记的带领下,公共管理学院教工支部的党员们依次参观了这些充满特色的文化场所。在石榴籽服务站,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传统文化“和雅唐”,他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韵凌国风馆,他们被精美的国风服饰和饰品所吸引;在“东风里艺术空间”,他们欣赏到了社区居民创作的艺术作品,感受到了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甄岐国雕版拓印工作室里,党员老师们有幸聆听了乌鲁木齐市雕版拓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甄岐国老师的生动微党课。甄老师从中国岩画历史讲起,结合党的光辉历程,生动阐述了传统文化精髓,指出“生活有下限,精神无上限”的深刻内涵。在甄老师的引导下,党员老师们还亲自体验了拓印环节。这一实践不仅让老师们亲身感受到了雕版拓印的魅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邃。
参观完文化场所后,党员们还来到了三工社区的中老年人活动室和青少年活动室。这些活动室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和学习场所。公共管理学院老年服务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室与学院的专业设置高度契合,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三工社区石榴籽服务站举行了交流座谈会。会上,马倩书记和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芳就校社共建、经验分享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马倩书记表示,三工社区非常欢迎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师们来社区开展党建活动,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社区发展。郭芳副书记则表示,此次参观学习让学院的老师们深受启发,他们愿意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区服务中,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上,各党员教师也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参观学习感受。一位老年服务专业的老师表示:“通过参观三工社区的中老年人活动室,我深刻感受到了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怀与照顾。未来,我希望能够带领团队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另一位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则提到:“三工社区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创新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认为,学院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
此次“党心连社区 校社共筑梦”党建活动不仅增进了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与三工社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还为双方未来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校社合作,共同探索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供稿:韩琼 初审:王巧巧 复审:周全新 责编:朱隆金)